随着暑热的逐渐褪去,最近凉凉的天气好舒服。季节转换往往伴随感冒高发,相关资料显示,每年在夏秋交替之时,各种感冒、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会猛增。这是因为,夏秋交替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既有炎夏的余威,又有秋干的特点,极为适合病毒的繁殖与传播。更重要的是,人体在经过盛夏之后,体液缺乏,燥感显露,呼吸道黏膜极易受到刺激,抵抗力减弱,容易被细菌、病毒乘虚而入,从而引发感冒。 入秋后,万物收敛,要注意不吃寒凉之物。寒凉食物,会导致体内的阳气不足,危害健康。而冰饮料、冰啤酒,这些都会刺激肠胃,造成脾胃不和,导致体内湿气重。 西瓜又名“寒瓜”,秋季不宜过多进食西瓜,民间有“秋瓜坏肚”之说,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,秋季更不要贪吃西瓜,否则会加重脾胃负担,影响健康。 入秋后,应该顺应天时,早睡早起,切勿熬夜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对于人体健康来说十分重要。中医认为,感冒发病机理主要是人体营、卫两气不相协调所致,而充足的睡眠可以协调两气,减少感冒的发生。 家中可以常备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。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(济川)。其有助于改善症状,缩短病程。在临床上,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,可有效改善患者咽痛、咽肿、咽充血等症状,缩短退热时间。对于扁桃体炎,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缩短扁桃体分泌物消失时间,缩短扁桃体肿大和充血时间,减少咽痛,缩短退热时间。 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由夏入秋,人们在精神情绪上也会有变化,出现“悲秋”“伤秋”之情。忧心过度或常生气,会导致阴阳失衡、影响健康,所以,要学会放松心情,保持心情愉快。 关注天气变化,及时增减衣物。此季节气候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要注意保暖。但最好不要过早过多添加衣服,让身体逐渐适应忽热忽冷的环境,保暖过度容易使身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。 季节交替的时刻,最容易引发身体的疾病,像感冒、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,身体的健康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,所以我们要多加防护,如有不适及时治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