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记录
- 相册
- 主题
- 分享
- 精华
- 积分
- 11096
- 好友
- 注册时间
- 2015-3-24
- 帖子
- 互助币
- 枚
- 爱心币
- 枚
- 经验值
- 点
- 贡献值
- 点
- 水表量
- 升
- 推广币
- 元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在线时间
- 小时
|
“拼多多又出事了。”这可能是在拼多多被苹果下架之后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。11月27日,一条拼多多被苹果App Store下架的消息不胫而走。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,这条消息迅速传遍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,尤其是“下架原因未知”这几个字更是触到了不少网民的G点,各种猜想从朋友圈、微信群逐渐延伸到人们的午饭餐桌上。
神奇15小时,究竟发生了什么
3亿人都在用的购物App,在11月27日上午被发现遭到苹果App Store下架,拼多多方面给出的理由是由于技术bug引起的短期下架。
据了解到,其应用也在27日被苹果下架,苹果给其发送的邮件显示,“由于您的应用程序、扩展或链接框架似乎包含了明确设计的代码,能够在App Review 批准后更改应用程序的行为或功能,这不符合App Store Review Guidance 2.5.2和Apple Developer Program License Protocol 3.3.2节的要求,您的应用程序将被从应用商店的销售中删除。”
对于下架的原因,第一时间向拼多多方面询问,对方回应称系技术问题。“拼多多最新发版的iOS客户端(买家版)存在技术bug,导致短期下架。目前已与苹果官方取得联系,将在紧急修复后尽快上架。安卓应用商店和iOS客户端(商家版)下载不受影响。”
虽然拼多多第一时间对外界做出了回应,但“拼多多”这个名字本身所能够引起的热议性具有相当大的力量。仅仅几个小时,“拼多多被下架”这一话题就挤占了微博热搜、百度热搜等榜首位置。围绕拼多多被下架的原因,多种声音的“狂欢”一直延续到当天深夜。
不过,这次下架事件对于拼多多而言,不只是短时间的拉新受阻,还要注意网民在看到拼多多“出事”时的狂欢,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很多人对拼多多品牌仍然没有给与认同。可能在拼多多高速增长的背后,需要时刻背着“道阻且长”这四个大字。
阴谋论再次来袭,拼多多要警惕什么
在拼多多“消失”的15个小时里,网友的围观姿势也是多种多样:3亿人喜大普奔,终于不用帮忙砍价了!被下架,究竟是因为技术bug还是因为假货?
关于拼多多被下架的讨论蔓延了一天,或是讨论拼多多要被苹果“封”了,或是再次提到假货痼疾上,吃瓜群众的“热情”再一次让拼多多在不经意就站上了舆论风口,阴谋论再次“袭击”拼多多。虽然拼多多此次仅下架15小时就恢复上架,但这种下架仍然会对公司产生至少两级影响,一级是直接阻碍到用户拉新,次级是对拼多多品牌产生一定影响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一大票应用被下架,拼多多仍然能够成为众矢之的?这可能与拼多多一直以来在吃瓜群众心里的认知有一定关系,虽然拼多多在今年持续加大平台打假力度,尤其是上市前后也在不断投入,但短时间仍旧无法彻底改变自身的形象。因此,短期下架带来的阵痛、应用商店对企业的制约、用户心中形成的品牌形象认知等等,仍然是拼多多需要警惕的几个问题。
高速增长背后,逃不开电商江湖的考验
不可否认,拼多多的增长具有互联网行业的显著特征,虽然褒贬兼有,但迅速且凶猛的发展态势始终让它备受瞩目。此前,拼多多的增长侵蚀了一部分淘宝、京东的用户,尤其是对淘宝影响很大。有分析认为,阿里今年1月年薪40万招聘广场舞大妈,就是为了应对拼多多不断在用户下沉方面抢夺淘宝的用户。
不过,拼多多的拼购模式也掀起了电商江湖的一波转化,推动了包括淘宝、京东、苏宁、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对社交流量的重新认识,纷纷上线拼购模式,也同时给它们带去了新的增长点。
由此可见,在目前这种变化背后,拼多多对其他电商平台的影响不只在抢夺用户和订单量上,而且推动了各个平台的用户渗透。但反过来,其他平台在接受拼多多挑战的同时,也增加了拼多多的外部压力。小编想说对拼多多的考验,远没到结束的那天。
|
|